安徽商报报道,上周末,省城一高校研究生阿豪(化名)去一家公司面试,考官的题目让他吃了一惊:合肥有多少公交车?合肥有多少加油站?鸟巢有多少座位?中国人每年吃多少鸡蛋?请快速作答。面对这样的提问,阿豪有些不解,他认为这样的题目太偏,也不实用,甚至有玩弄毕业生之嫌。对此,合肥市人社局专家表示,每个公司面试的问题都有自己的考虑。
去年11月份,安徽商报曾报道,一位应届毕业生去公司面试,主考官提出的前几个问题都与专业有关,该应聘者对答如流,可最后一题让他非常诧异,也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怎么知道合肥有多少猫和老鼠?应聘者思考一分钟后并没有理想答案,后来未被录取。
无独有偶,10月13日,省城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阿豪去一家心仪公司面试,为了这个企业管理岗位,他花了不少时间准备。
这个岗位我也有一些经验。 阿豪说,奇怪的是面试时极少涉及专业知识或者对公司的了解。 合肥有多少辆公交车?合肥有多少加油站?鸟巢有多少座位?中国人每年吃多少鸡蛋? 当考官说出这样的问题,并要求快速作答时,他有些懵了。
这样的问题或许出自世界500强企业面试,但在合肥从事这类工作,这些问题并不实用。 阿豪认为,这些问题具有浓郁的欧美风格,考验人们面试时的应变能力。
应聘者吐槽:感觉无厘头 好像被戏弄了
应聘者的回答五花八门,考官也不置可否,并没有一个淘汰或者晋级的标准。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我感觉好像被戏弄了。 阿豪说,这些问题让人觉得无厘头,不像人力资源部门挑选人才的科学方法。
如何看待面试时出现这样的怪题?记者采访了合肥一些高校学生。
无法想象,从来没听过这样的问题。 今年大四的许同学认为,虽然也在为找工作做准备,但此类问题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果面试时被问到,一定无法作答。
也有学生认为,听说过这类怪题,但没有确定的答案和解题思路,也无法像常规面试提问一样做些准备,实在为难。
面试官释疑:不是戏弄你 而是考察思维方式
除了需要一些专业人才,我们更希望应聘者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反应能力。 省城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在这个位置,提各种问题都是在观察眼前的求职者,试图发现他在平常状态下如何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思路。这些问题和专业无关,问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其实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忌直接说我不了解,不清楚。 该主管说,面试官愿意看到的是不退缩的求职者。
问这样的问题,目的不是让你回答一个准确的数字,考察的是面试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昨日,阿豪面试的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考官想要知道的,如何回答代表着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师支招:没有标准答案 避免正面肯定回答
首先要考虑,面试官在什么样的场合问这样的问题。就这道题目本身来说,现在是多元化社会,企业出什么样的怪题、偏题,甚至求职者不可理解的题目,都有自己的目的和考量。 国家职业信息分析师、合肥市人社局职业介绍中心的林云涛告诉安徽商报记者,出这样的题目,肯定不是瞎问的,要理解他们的出发点。
求职者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问题?他说,企业出偏题、怪题、难题时,求职者应该避免正面肯定回答。 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林云涛认为,考量求职者的应变能力、对问题的判断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直接回答 是 否 都不好,一般用 我认为 、 可能 、 也许 等模糊词会好一点,通过求职者的回答衡量其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