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外各考点的报名方式采取现场报名或者网上报名方式,具体报名方式请提前咨询当地考点。考生到各考点参加考试,食宿、交通自理,画具自备。
2.带*号的考点只允许本省考生报考,具体报名考试要求请咨询各考点。(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福建省、湖南省以及甘肃省考生只能在本省考点参加考试;河南省考生须在省内或北京考点参加考试。省教育考试院无特别规定的,考生可就近选择考点参加考试。)
四、招考方向及志愿填报
1.美术学院各专业(招考方向)2017年分别按照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进行宽口径录取,考生专业考试报名时须在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之间选择其一,不可兼报。
2.报考美术学各专业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只填写美术学类,专业考试报名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方向志愿,包括美术学(师范)、美术学(艺术市场)、绘画(油画)、绘画(国画),以此作为录取后分专业培养的重要依据;报考设计学各专业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只填写设计学类,专业考试报名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方向志愿,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以此作为录取后分专业培养的重要依据。
3.港、澳、台地区考生的专业考试报名、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大陆考生相同。文化考试请咨询港、澳、台联合招生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参加文化课考试。专业考核及录取原则参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
五、专业考试
1.考试科目
美术学类:素描(2.5小时,满分100分)、色彩(2.5小时,满分100分)
设计学类:素描(2.5小时,满分100分)、色彩(2.5小时,满分100分)
2.具体考试时间、考生须知见准考证。
3.考试时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二代证)(身份证丢失可用临时身份证或户籍证明代替,如果使用户籍证明,要求证明上附有本人近照,并在本人相片上加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公章)。
4.如发现考生在多个考点参加考试的,以时间上最后一次考试的成绩和所填专业为准。
六、录取原则
1.根据教育部规定,报考我校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美术统考且成绩合格,方可按我校艺术类录取原则录取。
2.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只录取参加我校美术学院校考且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
3.根据教育部2017年艺术类招生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将在艺术类专业考试结束后,根据考生专业考试合格情况,按比例编制分省计划。
4.我校美术学院的美术学类及设计学类专业在福建、陕西两省只招收文科生;在其他招生省份文理兼招,同等对待。
5.我校美术学院继续采取宽口径录取分专业培养的模式。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专业志愿一栏只填写美术学类或设计学类。美术学类专业只录取参加美术学类专业加试成绩合格且高考填报的志愿为美术学类的考生,设计学类专业只录取参加设计学类专业加试成绩合格且高考志愿为设计学类的考生。学生在参加我校专业考试时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中选择其一,并填写大类下的专业志愿信息,以此作为录取后分专业培养的重要依据。
6.录取时,学校全面考察考生文化课、专业课考试成绩及政审、体检等情况,原则上只录取第一志愿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类或设计学类)的考生。报考我校多个艺术类专业的,采用专业志愿优先方式确定专业。因考生填报志愿与校考合格科目不符,造成不能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7.各专业投档到学校后的录取排序规则:
在省美术类统考合格、文化课成绩过线(各省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照专业考试成绩(按考生所在考区文化课满分折合后再计算)占40%,文化课考试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占60%,两项相加计算综合分(综合分=专业课成绩 高考满分 200 40%+文化课成绩 60%),按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以及政审、体检情况择优录取;
8.外语成绩不得低于50分(满分150分)。
9.新生入学后,学校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对新生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有舞弊现象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七、其他说明
1.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成绩在2017年4月13日以后发布,具体发布方式请关注招办网站公告。学校将考试合格名单报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不再向考生寄发合格证。
2.毕业生就业执行国家和北京市当年的就业政策。
3.我校的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
4.各位考生、家长应详细阅读,并充分理解、认可本简章所述的各项考试、录取规则等有关要求后再进行报名。
5.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八、联系方式及乘车路线
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48
本科招生网:http://bkzs.cnu.edu.cn
联系电话:68902995(招生办公室),68902392(美术学院)
新浪:weibo.cn/shoushida
微信公众号:cnuzhaoban
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地址及乘车路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地铁:6号线花园桥站,D2口出站,沿三环路向南步行约100米
公交:乘坐27,323,374,437, 653, 693,701,74,77,86,944,967,968,特8外,运通103,运通201等公交车在 花园桥南 站下车
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地址及乘车路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
地铁:6号线花园桥站,A口出站,沿三环路向北步行约400米
公交:乘坐323,374,944,968,特8外,运通103,运通201等公交车在 紫竹桥南 站下车;乘坐公交77路(开往外文印刷厂西门方向),74路,323快,特8内,300内,300外等在 花园桥北 站下车。
首都师范大学(东一区)地址及乘车路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堆子甲23号
地铁:9号线白堆子站,A口出站
公交:乘坐61,92路公交车在 首体南路南口 下车;乘坐121路,56路,10路,603路,运通106路等公交车在 白堆子口东 下车;乘坐612路,快速公交4号线在 白堆子口西 下车。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
2017年1月5日
美术学院招生专业及就业方向介绍
一、美术学(师范)专业
该专业始创于1964年,是国内较早的美术教育专业之一,迄今为止为北京市和全国培养了大批的美术师资及美术创作、研究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在2005年成为北京市品牌专业;2003年至今,连续被《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A++专业,一直在本领域内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本专业旨在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专门从事美术创作、研究、管理、文化宣传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美术学(绘画)专业
该专业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关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创新和拓展,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立足当代、秉承传统、兼容中西,重品学、重艺理,重视基本技能与探索精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设有中国画和油画两个专业方向:中国画专业专修工笔画、水墨画,、山水及花鸟画;油画专业包括写实性油画、表现性油画及现代油画。还设有艺术设计类、师范类和艺术市场类课程供选修和辅修,使学生得以提升对艺术全面的涵养和鉴赏品位,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有:专业美术创作单位、文化聚集区的艺术工作室;文化艺术出版、各类专业设计(广告、平面、环境艺术、网页)单位及公司;中、小学教育;美术馆、博物馆;经营艺术品的企业、画廊。
三、美术学(艺术市场)专业
该专业创办于2005年,是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的本科主干专业,注重对学生美术理论、实践与艺术市场经营能力的培养,旨在为首都乃至全国艺术市场输送艺术品鉴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的毕业生经过四年本科学习,通过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的锻炼,广泛参与展览策划、画廊经营、艺术品拍卖、艺术评论等艺术活动,能够满足与适应博物馆、美术馆、拍卖行、画廊、媒体等文化艺术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胜任艺术经纪人的工作。
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该专业的教学理念是以创新为基础,整合艺术、科学、人文、经济等要素,把课堂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应用能力,在加强专业教学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思维创新,使其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理论素养广博和具有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设计企业、文化艺术领域、设计研究部门、商业品牌战略等设计相关方面能够独当一面的艺术设计师、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
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随着教师队伍学科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整体教学水平大大提升,并与各专业方向交叉互动,以灵活的教学方式与国内国际著名院校进行交互式课程教学,适应国际设计潮流与发展。
五、环境设计专业
该专业是培养在景观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建筑与公共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力、思维逻辑性、艺术表现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有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基础,又具有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
该专业毕业后可从事数字环境设计行业、园林设计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室内设计行业、会展设计行业、建筑效果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工装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业,也可以从事环境设计研究与教育工作。
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该专业的前身为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是国内最早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本专业植根于丰饶的学院艺术土壤,以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为呈现特色。专业开设课程包括数字短片创作、设计、交互媒体设计等,培养在影视艺术、动画艺术以及交互媒体艺术方面的高端设计与艺术人才。
该专业优选行业内一流公司企业为实践教学基地,毕业生就业与服务单位包括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腾迅视频、人民网等大型新型媒体单位以及地方高校、中小学等教学单位。英国伦敦艺术传媒、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均有多名专业内学生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位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