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人工智能向汽车行业的渗透,智能座舱早已不是陌生的词汇,但最先让消费者对智能座舱有直观体验并让这个词大肆流行起来的并非传统车企,而是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

2、当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取代传统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之后,智能座舱便越来越成为电动汽车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屏幕越来越多、联网设备越来越多、语音功能越来越多、实体按键越来越少成为各大车企发展智能座舱的共同趋势,同时每家车企对其也有各自的理解。即便同为互联网跨界而来,蔚来、小鹏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对智能座舱的理解也各有千秋。

3、蔚来是三家新势力中唯一将车载智能交互系统实体化的企业,一块千万级像素的AMOLED屏幕、憨态可掬的造型和丰富的表情设计构成的智能交互助手NOMI是整个座舱的设计中心,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带来智能化便捷功能的同时,提供人性化的情感陪护。上车时NOMI会主动打招呼;听音乐时 NOMI会跟随节奏摇摆;点击大屏时 NOMI会低头看你;下车时NOMI会摆手再见……在NOMI让座舱具有了人情味。

4、此外,蔚来的座舱做了诸多针对女性的专属设计。中控屏下留给鞋包的超大储物空间、配备双LED暖色补光灯的超大化妆镜,还有可放倒 160度、前后大幅度滑动 210mm的女王副驾,随时可以让车内变成私人休息空间。

5、在生态方面,蔚来除了集成了百度地图、QQ音乐、喜马拉雅、爱奇艺等功能应用外,还为用户专门打造了 NIO Radio。继NIO APP和NIO HOUSE打通线上线下社区之后,NIORadio在车内通过声音创造了第三种社区连接方式,既可以让用户彼此连接和互动,又能为用户打造专属内容。

6、可以看出,蔚来对于智能座舱的思考并不在于功能有多丰富,而在于能否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是否贴合蔚来的品牌调性,也正如蔚来创始人李斌所说:“做汽车,最难的是服务用户。”

7、从P7的“智能音乐座舱”到P5的“智能第三空间”,小鹏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探索走在了行业前列。得益于核心技术全部自研的开发方式,小鹏得以率先打造出了硬件开放的车载生态系统,这也让小鹏的智能座舱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可玩性。

8、小鹏XmartOS车载系统上的第三方应用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调用车辆上的数据和硬件能力,从而实现不同的应用功能。例如可以用方向盘控制游戏的狂野飙车、令人热血沸腾的声浪模拟、尽情嗨唱的移动KTV,以及“可见即可说”的全场景语音,不仅实现了对音响、氛围灯、麦克风等影音娱乐配置的调用,还实现了对包括灯光、方向盘、电动踏板等在内的车辆控制硬件的调用。

9、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拿来主义”下的新功能搭载上车层出不穷,但对不同功能之间进行整合优化,将不同硬件融合打通,则需要深度的自研。从P7上市之后的表现来看,硬件能力的开放并没有影响车辆的使用,更没有出现安全问题,这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10、刚刚开启预售的小鹏P5继续突破对车辆空间的原有定义,将其打造为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智能第三空间,创造了X-Play娱乐场景、X-Sleep睡眠场景、X-GO户外场景、X-Life生活场景以及X-DIY自定义五大场景,即使在车内,也能连接并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智能座舱的定义再次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11、小鹏汽车产品规划部副总经理江卫忠表示:“事实上当前业内对于智能汽车的终极形态并没形成一致看法,但汽车座舱向智能第三空间的转变则是必然趋势。”

12、作为一款六座SUV,理想ONE则选择了将“家”的概念贯彻到底,将车辆看成是家的一种延伸。因此,在座舱的打造上也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可移动的舒适的“家”。

13、理想ONE的座舱中最抢眼的莫过于集成了车辆信息、车辆控制、车载娱乐于一身的高清四连屏。数字仪表屏提供核心驾驶安全信息,中控屏集成导航、音乐等丰富的功能,副驾屏为副驾乘员提供专属娱乐和资讯,并配备独立蓝牙音源,独立的功能控制屏则告别了多级菜单,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控制选项。每一块屏都有属于自己的“用户”,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14、“家”的概念同样体现在理想的智能语音系统上。全车语音交互系统在前后排布置多组高灵敏度麦克风,通过音频算法定位车内不同位置乘客,三排乘客都能与车辆进行语音交互,按照唤醒位置执行对应功能,并可进行多人交互。

15、在理想的应用生态中,除了常规的导航地图、音乐、视频等应用软件,还特别为孩子准备了小猴启蒙、凯叔讲故事等儿童类内容,充分照顾了不同家庭成员的需求,让出行与家庭产生了紧密联系,为理想ONE扣上了“奶爸神车”的光环。

16、作为汽车与消费者的高频触点,智能座舱已成为传统车企向出行服务公司转型的必争之地,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大力投入。当很多传统车企还停留在追求更多功能、更炫的UI设计等表面功夫的时候,新势力车企凭借自身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已经真正进入了以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让智能座舱从好看进入了好用、实用的阶段。

17、传统车企软件开发能力不足,也没有互联网公司广泛的应用生态,现阶段在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众多软件开发上还不具备独立开发的能力,只能通过与科技巨头合作,大量上车的AliOS、鸿蒙OS均由阿里、华为直接提供,这样做虽然可以快速弥补短板,但同时也意味着同质化的问题,很难让品牌拥有差异化的智能体验。

18、但对造车新势力而言,由于本身就由互联网行业跨界而来,软件开发与数据运营本身就是他们的老本行,蔚来、小鹏等都选择自建技术团队,在底层操作系统上进行定制化开发,形成自己独有的操作系统。不仅如此,自研意味着对数据的绝对掌握,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然后以OTA的方式不断优化迭代,新势力已经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道路,将传统势力甩在了身后。

1、全球TOP20堆垛机制造头部玩家名单:

2、根据国际权威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咨询公司Logistics IQ发布的全球堆垛机制造前20强榜单,以下是全球TOP20堆垛机制造头部玩家名单:

3、Dematic是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堆垛机产品在行业内享有盛誉。

4、Interroll专注于物料搬运和物流输送系统,堆垛机是其产品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Daifuku(大福)-大福公司是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佼佼者,堆垛机技术先进,广泛应用于各类仓储场景。

6、村田机械在自动化仓储设备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堆垛机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7、Kion Group是全球知名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堆垛机业务占据重要地位。

8、伯曼集团在物料搬运和物流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堆垛机技术领先。

9、瑞仕格是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的领先者,堆垛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零售等领域。

10、Kardex Remstar专注于自动化仓储解决方案,堆垛机产品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

11、FKI Logistex在物流自动化系统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堆垛机技术成熟,性能卓越。

12、System Logistics是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堆垛机产品具有高性价比和定制化特点。

13、萨皮在自动化仓储设备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堆垛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业。

14、TGW Logistics Group是全球领先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堆垛机是其产品线中的重要一环。

15、Dematic(德马科技,注意与Dematic区分,可能为不同公司或品牌在不同地区的运营实体)

16、此处的Dematic可能与第1条中的Dematic为不同公司或品牌在不同地区的运营实体,也位列全球堆垛机制造前20强。

17、Intelligrated(英特乐,注意与Interroll区分)

18、英特乐是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堆垛机产品具有高效、智能的特点。

19、Knapp在自动化仓储系统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堆垛机产品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零售业。

20、Bastian Solutions专注于提供定制化的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堆垛机产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1、Grayson-Stutler在物料搬运和物流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堆垛机产品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22、Mitsubishi Logistics(三菱物流)

23、三菱物流是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堆垛机产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

24、矢崎在汽车电子和物流系统领域有着广泛的业务,堆垛机产品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5、东洋系统是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的领先者,堆垛机产品在日本及海外市场均有广泛应用。

26、注意:由于榜单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且不同来源的榜单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以上名单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最新、最准确的榜单信息,请查阅相关权威机构或咨询行业专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