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靖师范学院概况

曲靖师范学院地处我国第三大河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cu n)文化的故乡、 全国十佳宜居城市 曲靖市。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开办的 师范传习所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曲靖师范学院。2007年6月,学校以 良好 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云南省优质生源高校。2011年12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 全国文明单位 。

学校弘扬 苦乐交融育英才,百年树人铸精魂 的曲师精神,坚持 育人是办学第一使命,教师是办学第一资源,教学是教师第一天职,发展是办学第一要务 的办学理念,践行 刚正博爱,睿智笃行 的校训,形成了 民主和谐,求是创新 的校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级应用人才4万余人。学校赢得了 千里珠江,源头起航;园丁摇篮,桃李芬芳 的美好赞誉,已发展成为曲靖教育发展的龙头、合格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

学校占地总面积1234亩。校舍面积26.5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87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5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4.88万元。2004年9月建成占地1158亩,充满浓郁现代大学气息的校本部,环境优美,绿化面积占60.5%。

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5个教辅机构,20个研究机构,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硕士学位授权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有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8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示范区;设有4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7个高职高专专业,60个成人教育专业。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3500余人。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919人,其中专任教师66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6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32%,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60人,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74%以上,37位教师受聘担任上海师大、云大和云师大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专家12人,云南省高校 教学名师 4人,云南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长年聘任校外兼职教授150人,外籍教师5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符合本科教学要求,具有较高思想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学生在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等各类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700余项。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受到团中央、团省委表彰。2004年至2012年,毕业生连续九年以93%以上的就业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自2000年以来,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7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1项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研究项目1项(合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十一五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项, 十一五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项目2项,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基金项目2项。全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47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04篇,EI收录59篇,ISTP检索45篇;出版著作、艺术作品和主编教材143部;国家授权专利9项。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2项,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2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了 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曲靖分院 ,启动了与泰国博乐大学、泰国东方大学联合招收 1+3 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项目;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社区大学、美国职业高尔夫学院、泰国北柳皇家师范大学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选派教师和学生共140余人(次),分批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学习和访问。选聘英国、荷兰、爱尔兰、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外籍教师48人(次)到校担任教学任务;全面推进留学生招生工作。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事业发展全局,把握地方性、师范性和教学性特点,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力争在专业覆盖、特色学科、国际化程度、区域社会影响力、贡献率诸方面形成优势,努力创建综合大学,并最终把学校办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多科性大学,实现 进入西部同类高校先进行列 的远景发展目标。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