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对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进行了发布。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修订考试大纲,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修订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

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的层次与关系。

主要修订内容

1.增加中华优秀传统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2.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3.调整考试内容。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 几何证明选讲 ,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各学科修订内容

语 文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 文学类文本阅读 和 实用类文本阅读 ,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 古诗文阅读 部分增加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的考查内容。

汉 语

1.考试科目名称由 汉语文 更改为 汉语 。

2.新增 考核目标与要求 ,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

3.调整试卷结构、强化能力立意。调整I、II卷分值比例,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并根据考生群体的特点增加对读、写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阅读材料由一篇调整为两篇,文体覆盖更全面。

4.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

数 学

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 几何证明选讲 ,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历 史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和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探索历史的奥秘 和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地 理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 旅游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和 环境保护 ,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 自然灾害与防治 模块。考生从 旅游地理 和 环境保护 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思想政治

对学科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究问题 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物 理

1.进一步细化对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和 实验能力 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化 学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和 有机化学基础 ,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 化学与生活 和 化学与技术 两个模块。考生从 物质结构与性质 和 有机化学基础 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生 物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调整成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 植物组织培养 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 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以及 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选修3中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调整成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