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都知道借鉴他人的重要性。考研路上,可能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经验、资料、笔记了。但是鲁迅先生说过,人类文明的历史成果可以借鉴吸收,但如果是毫无辨别地全盘接纳,就成了 拿来主义 ,不仅是不明智的,还是应该批判的。2016考研路上,你也需要时时警惕这种害人不浅的 拿来主义 。
前人笔记 前人经验:不等于直接拿来就能用
考研路上,多少有些捷径可走,其中之一就是借鉴前人的笔记、前人的复习经验。很多研苞想办法结交考过同校、同专业师兄师姐,目的也是为了从师兄师姐手中打探到一些消息,甚至要来他们曾经做过的笔记、用过的参考书,搞到这宝贵的 第一手复习资料 。不可否认,如果能听听过来人的复习备考经,获得他们的笔记和复习资料,确实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免去了很多时间和麻烦,不过它们却不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一方面,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同,别人的经验方法适合他,却不一定适合你,他们的笔记也可能存在自己的理解,甚至一定的谬误或偏差;另一方面,过分依赖他人经验,自己不去经历这个过程,轻松是轻松了,但偷懒的后果必然是效果不好、理解不到位、记忆也不牢。因此,对待这些 得之不易 的前人财富,要理性判断、慎重取舍,有选择性地参考、吸收,才是明智的做法。
参考复习资料:不能照搬照抄
在对待复习参考资料时,很多小伙伴也犯了 拿来主义 的错误。虽然课本上的知识大多是经过检验之后的 真理 ,但吸收 真理 的过程却不适宜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消化吸收,使之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还有的小伙伴把做笔记理解成单纯的抄写,这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行为,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看几遍书。为提高做笔记的效果和效率,你最好将书上的重点知识提炼出来,将原文转述成自己的理解,落实在笔记本上。此外,还可以在提炼课本内容的基本上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总之,看书、做笔记应该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理解和升华,而不是原封不动地抄写和转移。
希望小伙伴们可以对照以上方法自检一下,如果自己也犯了 拿来主义 的错误,还是要尽快改正。毕竟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考研是实现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切莫让 拿来主义 耽误了你的前程!
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微信:meishu51 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