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一早,老国展内今年最大规模的招聘会进行得如火如荼,集中了750家用人单位,1.9万余个就业岗位。招人单位既有故宫博物院、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等中央在京单位,也有北京银行、京东方等市属国有企业,还有大量诸如IBM、微软、用友等外资及民营企业。

明年仍会处于就业的高峰状态

据主办方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强介绍,2014年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3万人,较之今年的22.9万人多出了1000人。而 对于研究生来讲,其数量又创历史新高,比今年多了7000人,达到7.9万人。今年就被称之为 史上最难就业季 ,那么明年会不会成为 更难就业季 呢? 陈永强表示,实际上截至11月底,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7%,属于很高的数据。相对于2013年列入政府统计渠道的4000家市属用人单位 9.8万的岗位需求, 明年的用人需求虽然正在统计当中,但预计总量上不会比今年少。所以,找工作其实不成问题,难的是找到与心理预期相符的工作,如果只 盯着大国企、外企,肯定竞争会非常惨烈 。

陈永强表示,明年仍会处于就业的高峰状态,源起于2008年、2009年的入学高峰。再过两年,毕业生的数量将开始回落。

研究生薪酬预期高低不一

而对于参会的研究生们,他们是否感觉到就业难了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应聘者,他们的共同回答是 难,真的很难! 3年前我本科毕业时,还有 很多同学去了银行,但3年后我研究生毕业了,银行已经不招本科生了,只要研究生,而且只提供柜员的岗位,我都后悔当初读研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一 位研究生告诉记者,两个月来她已经投递了90多份简历,目前还没有拿到一份录用通知。

同时,记者也发现,研究生们对于薪酬的预期并不太一致,低的预期4000元、高的预期要7000元。而招聘现场中能给出月薪7000元以上高价 的职位多数为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类职位。中国华电的招聘代表说起最近的招聘情况,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今年的应届研究生对于岗位待遇的期望值过高, 大概能比 他们的实际价值高出30%-40%吧,这种双方之间心理预期的巨大落差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目前的 就业难 。

据统计,13日的招聘会吸引了3.6万人应聘,收到简历14.8万份,平均一人投递4份简历。